【游记】新桃花源游记
成都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朋友相邀几欲去龙泉山观桃花,皆因花期不到而未能成行。
时至四月中,听说桃花已盛,于是驱车前往。到得山下一看,十里桃园,花期稍过,嫩绿的叶芽已星星点地缀于其间,园里落英缤纷,心里不免有些许怅然。
山上的桃花一定正盛开。
凭着对龙泉桃花和道路的熟悉,我们驱车沿公路上山,越往上走,桃花越艳。到了山泉镇再右拐上山,沿着一条比较窄的水泥路,奔向路牌指向的“桃源香格里拉”。越往山里走,人和车辆越少,到后来完全没有了农家乐和其它游人。
登高举目远眺,美景尽收眼底。青山连绵,峻岭起伏,远处袅袅薄雾,川西平原依稀可见。叠叠桃林,层层错落,花红云霞飘飘洒洒,漫山遍野丘壑尽染。耳边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偶尔听得几声鸡叫犬吠,桃林深处但闻人声,不见人影。红云林间时隐时显着几条乡村小道,零星的农家小院坐落在花的海洋中间。密密的草丛中各种野花星星点点,鲜美异常。一棵棵硕大的桃树宛如一个个巨型的盆景,苍劲的树干与娇媚的花朵尽显着阳刚和阴柔的完美结合,造型独特树枝上朵朵桃花争奇斗艳。微风轻起,阵阵花香让人痴醉,白居易二千年前的诗作难道汪正是说的眼前的美景吗?这真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近午,过了龙泉区域内公交车这个方向的终点站,路牌显示,已经进入了与龙泉接壤的简阳县境内。车下了几个回头弯的陡坡,又见路边桃林诱人,心旷神怡之余,忙着在一个三叉路口停车拍照。刚拍几张发现相机没电了,手忙脚乱地打开汽车背箱换好电池。忙中出错,关好背箱的那一刹那间发现坏了、杯具了!汽车钥匙锁在背箱里了。天啊!在这山里人稀车少,完全没有公交工具,怎么办?经过一阵徒劳的赏试后,深感无助的滋味。慌乱一阵后理清了思路,要么找“包开锁”来打开汽车;要么回家里取备用钥匙,但前提都是要有交通工具。此地离最近的那个公交车终点站估计有4-5公里山路,离成都市区估计是40多公里。正处于无奈之时,山下上来一辆摩托车,急忙挥手,车立即停下了,骑车的是个小伙子,问过之后方知,他不去山泉方向,是走三叉路口的另一条道。在得知我们的困难之后,他立刻用手机帮我们寻找开锁的人,无果。他说:“我送你到车站”,真是感激不尽,于是我坐上摩托车,留下三人等候。
到了汽车站,我给那个小伙子的钱,被拒绝。他说“哪个人不会遇到一点难事,咋个能收钱呢”,完全出乎意料,着实令我感动。车站没有一个候车的人,问了路旁一个部队营房前的战士,才得知到这里的公交车很少且不准时。看见我一脸难色,正准备返回的那个小伙子调转车头说:“我送你到山泉,那里到龙泉的车多”。又是10来公里的山路,摩托车到了山泉,小伙子还是刚才那句话。绝不肯收钱,我执意要给,他坚持不要,我说就给10元是个意思。他不好再说什么,收了。我感激再三,望着他远驰而去的背影,突然想起,这个农民小伙子姓什么呢?怎样才能答谢他呢?
山泉镇没有找到“包开锁”。很快,到龙泉的“一元通”公交车来了,我顺利下山到了龙泉,坐在车上细琢磨,与其盲目找开锁的,不如回家拿备用钥匙。想到中午已过,山上的友人饥渴交加,于是我赶快打的奔到市区,回家取得汽车钥匙,顺手抓了些吃的准备带上山去。在事先电话联系好的朋友帮助下,一路急驶再上龙泉山。近下午三点回到事发处,车停后却,不见三人踪影。正纳闷,突听前面农家院旁有人高喊:“把车开过来”。
来到院内,得知三人早已在这里吃过了免费的午餐。原来这个农家主人听说了我们的情况后,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我带来的食品已无需要。主人再次端上来红苕稀饭、炒肉和手撕包菜,真香,我真的饿了。饭后付钱,主人坚决不肯收,让我更意想不到的,居然还是那句话:“哪个人不会遇到一点难事,咋个能收钱呢”。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地点,却是同样真诚朴实的语言。如果说东晋诗人陶令公所描述的“桃花源”记只是一个虚幻想世界的话,那么我们今天所见所闻、所历不正是一个现实版的新桃花源记吗?
要走了,大家互留电话。我们留下真诚的感激,留下深深的祝福,道别久久。再见,充满温馨之情的桃花源,愿好人、好人家一生幸福平安。
归途,春和景明,桃园香气扑面,流连忘返,如兰之馨,群山格外翠绿,姹紫嫣红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