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法院文化

转换角色 压实责任 以如我在诉要求做好审判执行工作

时间: 2024-09-26 15:38 来源: 襄铁法院

法官的工作不仅是审结一件件案子,而是带着温情解决百姓的烦心事。正如张军院长指出:“要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事来办,以如我在诉的要求做好司法审判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转变角色定位,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殷切期盼。

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围绕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一是摆正位置,站稳人民立场。法官和当事人之间是互相平等的个体,只有职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作为法官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把屁股端端正正坐在老百姓这一面”,以真诚的微笑、耐心的倾听和公正高效的裁判赢得当事人的理解和尊重,坚决克服居高临下、爱搭不理甚至大声呵斥等衙门习气。二是换位思考,坚守公正底线。法官是正义的化身,一生中可能会审理很多案件,但多数当事人一生中也许只会进一次法院,如果仅有的一次诉讼受到不公正待遇,必然会在心里留下深深的伤痕,进而对司法公信产生怀疑。作为法官要坚守公正司法底线,不管当事人是大老板还是普通百姓、不管案件标的大小、案情简单复杂,都要认真对待、一视同仁、及时裁判,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发生。三是接受监督,增强公仆意识。法官是人民的公仆,要时刻牢记“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不是我们自己,坚持摒弃“自我感觉良好”等麻木认知。对人民群众而言,关注的不仅是办结了多少案件,还有是否公正高效地化解纠纷。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确保人民赋予的司法权始终为人民谋利益。要坚持能动司法,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在审判实践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开展“一下三民”实践活动、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着力帮助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示范法院”。

要积极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人民群众期望矛盾纠纷通过最少的程序、最短的时间、最优的服务得到解决。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必须抓实公正与效率,努力实现司法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一是优化程序,实质解纷。强化诉调对接和立审执兼顾,发挥“息诉无讼”工作室、“法院+工商联”等机制作用,加大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力度,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用足用好最高法院审判管理指标体系,全面提升矛盾纠纷“源头解决”“实质解决”“一次性解决”“在我手上解决”成效;加强审判监督管理,自动抓取、实时生成、动态分析一审服判息率、改发率、案件比、执行到位率等关键核心指标,及时预警提示,扬长补短。要发挥业绩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法官多办案办好案办精品案。二是压实责任,提升质效。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细化落实党组的领导责任、院庭长的监督管理责任、审判组织的法定职责,完善合议庭、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委会工作机制,加强法答网在线应用、判后答疑,健全群众诉求解决闭环机制,不断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坚持“有信必复”、抓早抓小,强化当事人救济申诉权力保障,落实首访负责制,真心实意为信访人解决问题和指明救济途径,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稳控在基层。强化精品意识,认真落实《加强“四个一批”工作的实施方案》《精品案件培育和管理办法》,加强组织管理,确定目标任务,强化精品案件培育,对获奖人员给予适当精神和物质奖励,确保精品案件、优秀裁判文书、调研论文、案例、经验材料在省级以上获奖层次有新提升。三是精准司法,强化服务。加快新审判法庭建设,打造功能齐备、环境优美的诉讼服务环境,迭代升级一体化办公办案平台,突出“一站式”建设,推进跨域立案,优化网上立案、线上调解、电子送达等智能服务,完善电子卷宗扫描、智能语音辅助、网上司法鉴定、胜诉即退费等功能,不断提升诉服质效,减轻当事人诉累。让当事人从进院停车、安检、导诉、立案、庭审、缴退费、答疑等全过程有更温馨舒适、更方便快捷的体验。加大巡回审判、庭审观摩、法治宣传力度,完善适老肋残扶弱诉讼机制,让诉讼服务更加普惠可及。

要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铁军。努力践行“秉法办铁案,勤廉兴铁院”院训精神,一体推进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锲而不舍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发挥政治素质建设的统领作用。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上级法院决策部署。深化完善“铁军向党、铁法护航”机关党建品牌,擦亮各支部党建工作品牌,推动党建与审判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判执行各方面各环节。严格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党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党规党纪,不断优化机关政治生态。二是发挥业务素质建设的支撑作用。积极开展学习型法院创建活动,通过选送培训、外派锻炼、法律讲堂、考察学习、交流研讨、练兵比武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干警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和实践本领。着力提升改革攻坚能力,树立系统思维、数字化思维和现代化思维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大兴调查研究,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实践路径、激发动力活力。三是发挥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保障作用。大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强化干警职业精神培育,规范司法行为,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严肃查处司法腐败、失职渎职、违规吃喝和充当司法掮客等违法违纪行为,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打造“铁法书襄”文化品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让干警思想在先进文化的浸润中逐步得到洗礼和升华。把握宣传工作主线,围绕法治、法院和法官等方面,以信息简报、短视频、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法治好声音,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