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焦点

重庆五中院规范审限管理提升司法公信

时间: 2014-12-01 10:33 来源: 审监庭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并强调要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人民法院规范司法行为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并在人民日报发表《推进严格司法》的署名文章,要求全国法院不断规范司法行为,积极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和周强院长指示精神,本报特推出“规范司法行为 提高司法公信力”专栏,通过深入报道中基层人民法院规范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努力推动人民法院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敬请读者关注。

  现场再现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中伟心里有两个闹钟,叫起床的闹钟和“审限”这个闹钟。

  “迟到的正义非正义,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一点,绷紧审限这根弦,心中设个审限时钟,每天提醒自己:早一天结案,就可以早一点解决当事人的诉求!”

  在重庆五中院2014年1至10月审判质效分析会上,分析讨论完一批长期未结案的原因和处理办法后,王中伟再次给“闹钟”拧紧发条:“案件超审限是制约审判效率、影响司法公信度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审限管理,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绿灯 黄灯 红灯

  “审限状态:警示离审限9天,案号:(2014)渝五中法民初字第001xx号,承办部门:民一庭,承办法官周舟。”11月17日,周一刚上班,重庆五中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谢英姿就收到了本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发来的邮件,邮件通报了超审限和距离审限10天之内的未结案件。

  这种审限警示,该院审判执行部门负责人及相关承办法官每月都会收到。上周五下班前,谢英姿已给本部门每位法官列好审限快到未结案清单,逐一提醒他们按轻重缓急办理手里的案件。

  谢英姿来到周舟的办公室,询问被警示案件的进展情况。“申请的司法救助资金已经到位,鉴定材料也已经交给鉴定机构了,明天拿到鉴定机构的银行账号打款后,他们就做鉴定。原告黎容(化名)和家属都表示这次会好好配合鉴定,等待再次开庭。”周舟赶紧把案件情况告诉谢英姿。

  针对审判、执行案件,重庆五中院设置了审限提示,承办法官从内网管理系统可以看到手里案子的进展情况。“审限还有10天以上的是绿灯,10天以内亮黄灯,心里头就紧张了。超了审限就要被亮红灯。”周舟说。该院院、庭长会根据分管部门的审限情况,随时跟进监督提醒。

  审限严管 鉴定加速

  前面提到的那起被亮黄灯的案子的情况是:原告黎容3年前与重庆某医院发生医疗纠纷诉至法院。一审过程中,黎容提起医疗过错鉴定,但在一审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摇号确定了鉴定机构后,黎容对摇号过程和结果又提出质疑,担心鉴定结果对自己不利,遂以本案举证责任应当倒置为由,自愿撤回鉴定申请,被一审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后,于2012年9月10日上诉至重庆五中院。

  周舟对该案进行第一次询问审理时,黎容再次提出做医疗过错鉴定,并与被告方商量好申请和解期限2个月。

  根据重庆五中院《因法定事由扣除审理、执行期限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和解与鉴定时间都可以扣除审限,但扣除审限计算的管理非常严格。

  按照规定,周舟需要通过审判管理系统向庭长提交“审限审批”申请,同时陈述申请扣除审限的原因、依据和起止时间,并需要扫描上传当事人的鉴定申请、和解申请等相应证明材料。经分管副院长、庭长核查属实,并通过合法审批后,案件审限时间计算才能中止。

  对于法定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的14种情形的起止时间,重庆五中院都做了明确规定,所有扣除申请必须按章办事。

  除了在扣除审限计算上严管,重庆五中院还出台专门的司法鉴定对外委托规定,细化了审判业务庭、行政处、监察室职责,为节省办案时间助力。该院对鉴定机构询问当事人、证人和补充鉴定资料的时间,审判业务庭回应时间也都做了明确规定,严禁超时。同时由管理部门记录鉴定工作流程,将配合督促鉴定工作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

  记者手记

  时不我待 案不等人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一个期望,更是一个要求。当事人打官司,要的是结果,甚至是感受;法院审判执行,靠的是事实,依据的是法律,但这还不够。重庆五中院每年审理案件约1.5万件,法官办案压力较大,如何办完办好办扎实,办得让当事人满意,对法官有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当事人都是第一次进法院,他们不知道法定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的事由有14种之多。法律对案件审理时间有明确规定,法官合理分配办案时间无可厚非,但时不我待,案不等人。对于法官而言,每个案子都只是经手的千百个案子之一,对多数当事人而言,却是身家,甚至是全部生活。

  在司法公开的大背景下,法院要公开一切能公开的,内在要求就是做到一切能做到的,树立权威,取信于民。重庆五中院在法律框架内,规范司法行为,规范审限管理,努力缩短结案时间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把手里有多少案子公布出来,把案子需要多少时间量化出来,是一种倒逼,也是一种态度。

  八方来音

  自我加压 立信于民

  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药品交易所董事长刘高清认为,重庆五中院以尽快解决当事人诉求为己任,自我加压、不断提高办案效率的做法非常好,是法院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创新。

  通过座谈和调研,刘高清对重庆五中院强化审限管理的具体做法已经比较了解。他表示,重庆五中院每季度召开一次全院审判质效分析会,纪检组对超审限、长期未结案、长期未归档案件进行专题通报,建立集中向审委会汇报制度,定期清理长期未结案等举措,都不错,“很全面很有效,极大地提高了审判时效性,做到了便民利民惠民,提升了法律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

  刘高清期望重庆五中院能继续完善机制,做到审限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以充分维护当事人诉讼权利,增强审判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