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法院文化

【游记】永定土楼

时间: 2012-08-30 11:41 来源: 执行局

在闽西南莽莽苍苍的崇山峻岭之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方形、八角形的民居,充满神奇的山寨气息。这就是被称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山区建筑模式——永定客家“土楼”

永定土楼,是永定客家人艰辛的汗水与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规模,结构,工艺,功能令多少现代的建筑专家倾倒,它的民情风俗,文化内涵,又使多少社会学家慨叹!

据考证,永定土楼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永定土楼有方,有圆,有五凤楼和八角楼,以圆形土楼最具特色。据统计: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多座,各式各样的大小土楼2万多座。其中最著名的开基祖楼馥馨楼已有千年历史,还有600多年的日应楼、五凤楼,炮攻不破的遗经楼,承启楼,振成楼......

客家土楼建筑之所以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是因为它具有五种优越性:一是它的经济性。土楼的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土,这种材料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良好的坚固性。客家土楼,特别是圆寨的坚固性最好,因为圆寨状结构能极均匀地传递各类荷载并具抗震性。三是奇妙的物理性。客家土楼墙体厚达1.5米左右,从而热天可以防止酷暑,冷天可以隔绝冽风侵袭,使楼内形成一个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四是突出的防御性。因其墙厚,底层为开窗,只有入口是弱点。只要加强对门的加固即可防御外来的侵入。五是独特的艺术性。客家土楼的造型是多种多样的,有五层屋脊飞檐重叠,犹如展翅的凤凰的五凤楼,方形楼,走马楼,五角楼等等。

在永定那一幢幢被称为“世界生土建筑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的土圆楼中,规模最大的有“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你楼东,我楼西,共住一楼不相识”的承启楼,也有规模最小的“高三层,如米升”的如升楼。环环相扣,犹如飞蝶从天降落,好似蘑菇破土开放;犹如古罗马帝国的圆形大剧院,浑厚稳重,令人神往,陶醉,叹为观止。难怪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茂木计一郎教授在1985年率队实地考察,返日后发表报告。将圆寨描绘成“天上落下的飞蝶,地上显出的蘑菇,‘也难怪该地区曾被外国人疑为是中国的飞蝶基地。许多国办外专家、学者认为,永定土楼”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是旅游百花园中的一流景观。

每年的11月18日是土楼文化观光节,朋友,如果你有机会身临其境,你会从式样独特、丰富多彩的各种土楼中看到永定这块土地的真实形象,会从精雕细刻、美观雅致的细节装饰中领悟到土楼人的聪明才智,使你得到一次难忘的艺术享受。